教育部日前公布取代邁向頂尖大學計畫、推動典範科大學計畫及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的高教深耕計畫。報系資料照 分享 facebook 頂尖大學計畫、典範科大及教學卓越計畫將於今年結束,教育部擬在未來5年內投注至少600億經費辦理「高教深耕計畫」,將於六月底函請各校繳交30頁構想書,各憑實力爭取經費,預計七月中上旬將會對外說明經費配置與指標。為了提升高教整體教學品質,並鼓勵各校營造發展特色,教育部於上月底公布,將推動五年期「高教深耕計畫」,將有2成經費依各校規模提供基本需求、8成經費用來發展大學特色,並且規定至少五成經費需用於於教學。不同於頂大計畫等獎補助性質,高教深耕計畫讓各校憑實力競爭,並且依照計畫書內容,由教部分配經費。李彥儀說,最快六月底將發公文給各學校,請各校先準備30頁的構想書,該計畫目前仍在行政院審核中,待核定後才可細談經費。她指出,依規定經費需有五成用在教學,且不可用在建築,例如蓋教學大樓等,但可修繕教室、增添設備或教材。詳細經費額度與指標大概會在七月上、中旬向大家說明。高教深耕經費限定用途 不可拿來蓋新大樓【中央社/台中15日電】教育部今天表示,明年將推動高教深耕計畫,學校經費至少要投入5成在教學上,經費可用在買設備、改建教室等教學項目上,但不可新蓋大樓或建築物。教育部今天在亞洲大學舉行全國公私大學校院教務、校務主管聯席會議第一天議程,今年會議以「教學創新、永續經營」為主軸,將邀請各方學者專家針對相關議題進行專題演講及分組座談。教育部高教司長李彥儀指出,教育部明年將推動高教深耕計畫,希望將學習權還給學生,並提升教師的教學熱忱,6月底前將行文學校,請學校提構想書,待行政院核定計畫和經費後,預計7月中旬召開說明會,說明經費額度和評比指標。為了提升教學品質,落實教學創新,李彥儀也表示,不管學校獲得多少經費,至少要投入5成在教學上,同時會限定經費用途,學校可以買設備、修繕或改建教學使用的教室等教學相關項目,但不可以用在新蓋大樓或建築物。李彥儀也表示,早期教師升等多數是用論文,現在教育部推動多元升等計畫,除了專門著作、期刊論文外,也可以用藝術、展演、技術報告來升等,106學年起還將推動教學實踐研究計畫,鼓勵擅長教學的教師能以教學成果進行升等,並透過每年補助每位教師新台幣30萬至50萬元,鼓勵教師提出對學生學習有效的各種教學措施。配合十二年國教新課綱,教育部也規劃推動學生學習歷程,提供申請入學使用。李彥儀表示,現在學生到高三才準備申請入學資料,未來大學校系會提前公告,讓學生知道申請入學時會看高中修哪些課程,讓學生從高二開始準備,今年會先補助一些學校,在明年申請入學先行試辦學習歷程。李彥儀表示,未來希望申請入學比率逐年提升,教育部也鼓勵學校建立招生專業化機制,以前招生大多以校為單位,希望未來以「系」為單位,針對各系選才需求、希望培養學生具備何種能力等規劃去招生,鼓勵校系發展各自特色。
044DEBC52BD0B218